云上貴州聚八方賓客,數谷貴陽繪數據藍圖。5月25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中央網信辦、貴州省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在貴陽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5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貴陽出席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開幕式并致辭
峰會現場
(攝影:鄧剛)
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總顧問唐天標、執行主席龍宇翔、顧問李運之、藝術總監盛和泰參加開幕式。
李克強在致辭中說,當今世界,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蓬勃發展,使互聯網時代邁上一個新臺階。今天的中國要把握住世界科技革命的歷史機遇,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著力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信息化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努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李克強表示,要推動新經濟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發展方式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轉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源開發。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但人力資源是無限的,蘊藏著無窮的創造力,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大資源。我們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制定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中國制造2025》等,出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在促進創新和更好發揮人力資源優勢方面的效應正在顯現。以大數據為代表的創新意識和傳統產業長期孕育的工匠精神相結合,使新舊動能融合發展,并帶動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有力推動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融合發展,打造中國經濟發展的“雙引擎”。
李克強指出,要發展共享經濟,讓更多的人有平等創業就業的機會,使廣大人民更好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共享經濟不光是在做加法,更是在做乘法,會讓創業創新門檻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近三年,我們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和商事制度改革,激發了人們的創業創新熱情,催生了一批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這些企業今天還是“小個子”,未來就可能產生一些“小巨人”,甚至享譽世界。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有機結合,可以使產品品質和企業效益都有提升,更好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共享經濟不僅人人都可參與,而且人人都可受益。我們要大力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尤其要加快農村和老少邊窮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縮小“數字鴻溝”,促進擴大就業和減少貧困人口。
出席開幕式前,李克強參觀了大數據發展成果展。
與會嘉賓圍繞數博會主題發表了精彩演講。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結合“共建大數據生態”介紹了騰訊大數據發展經驗。高通公司全球總裁德里克•阿博利就如何有效利用數據更好地建設數據中心、發展大數據產業發表了看法。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展望了人工智能發展前景。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表達了積極參與貴州大數據發展的良好愿望。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表示將以大數據革命引領茅臺創新發展。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認為數據是人類自己第一次產生的重要資源。惠普中國區董事長毛渝南希望與貴州攜手運用大數據在更多領域創造更多成果。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總裁、360企業安全集團董事長齊向東提出用大數據技術解決大數據安全問題。SAP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紀秉盟期待與貴州進行合作,進一步支持中國實施大數據戰略。紫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偉國認為應通過數據驅動實現中國企業家的數據使命和產業抱負。印度NIIT全球首席執行官帕特瓦爾丹認為大數據本身是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產業,希望更多人參與其中。滴滴出行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程維分享了互聯網+交通的創新經驗。宏達電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雪紅相信創新是王道、數據是真理、人才是核心、虛擬現實和VIVE的結合就是未來。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闡述了從效率電商到個性電商再到智慧電商的發展預期。戴爾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戴爾表達了融入中國大數據發展,共同推動技術進步、開辟成功道路的信心。
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三維國際董事長沈軾榮、中國聯通集團董事長王曉初、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董事長芮曉武等知名企業嘉賓,外國政府機構官員及駐華使節,有關省(區、市)代表,國內企業家代表,全球知名高校、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國內外媒體、行業協會暨咨詢機構的嘉賓代表等3000余人參加開幕式。
據悉,2016數博會在“數據創造價值,創新驅動未來”的主題下,以“大數據開啟智能時代”為年度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大數據業界的高管精英和專家學者、科研機構、咨詢機構及眾多中小企業和創業者超過20000人參會。 圍繞“國際水平、行業引領、專業平臺”的三大功能定位,數博會舉辦中國智慧城市數據安全與產業合作高峰論壇、云計算與大數據融合發展等68個論壇,涵蓋經濟和社會發展、產業與應用、技術與趨勢、安全和隱私保護、電子商務五大板塊。除阿里巴巴、華為、微軟、英特爾等國際性大公司矚目外,還得到了來自美、英、德、印等政府、企業界及學術機構的青睞。